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07章 西南 上(1 / 2)

第107章 西南 上

燕凌远负手立在树下,看着这俩扯了半天闲话的侍卫。

“啊!”

影重被吓了一跳,一个没坐稳,从树干上摔了下来。

影千从树上跳下来,嫌弃地站远了一点,朝燕凌远行礼。

“就当给你的惩罚了。如果再被我听见,铁人操练。”

“世子爷!属下再也不敢了!”

燕凌远那玉树临风的背影,此时看在影重眼里,却充满了让人害怕的杀气。

“唉,我怎么这么命苦啊!”

宁王和宁王妃自然是又住进了他们每次回京时所住的府邸。宁王自是要向至和帝禀报一番临江的现状,以及亲自回禀去年的海盗一事。

临江去岁渔业丰收,多亏了宁王及时领兵出手将海盗赶走。那时至和帝便高兴,赏了不少东西。如今次子回京,自然是又好一番犒赏。

宁王妃则时常会接见各府的夫人小姐。因宁王时常不在京中,故而每岁回来这一次,都有不少人前去试探。宁王妃倒也繁忙,反倒没法子同宁宛几个姑娘聚上一聚了。

不过这一年,却不是那般风平浪静。

盖因四月末五月初,西南旱情的消息传回了朔京。

大周的西南,去岁就少有降雨,靠着朝廷拨的白银勉强支撑,后来又下了几场不大不小的雨,才算平安度过。而因着旱情,有不少人家已经愈发穷困,不过是勉强维持口粮。

好容易熬过了冬天,谁成想,今年自开春下了一场雨以后,又不下雨了。

如今才播种的苗子已经有不少眼看无力回天,而西南本就有些贫穷,当地的官员眼看着要出事了,这才一级一级上报到京城。

至和帝却勃然大怒。

那些地方官员,有许多因贪图功勋谎报地方的灾情,又有许多将朝廷拨下去的银两一层层贪污,直到如今,已经有不少人从西南向东向北逃荒,甚至已有人快进入朔京地界了,才将情况报上来,把这个难题甩给朝廷。至和帝向来勤政爱民,又如何能不为此事发愁。

可俗语道“山高皇帝远”,毕竟鞭长莫及,朝廷有心无力,做起事来就显得分外的束手束脚。

倒是有不少大臣都说要在拨银两往西南,最起码要稳定住当地百姓,不然如此之多的难民,即使到了别的州府,亦是难以纡解。

可是至和帝却不想这样。往年给西南的银两有多少,他虽然说不出具体的数字来,可大体还是知道的。这么多的银两给了他们,可那些官员呢?怕是有许多中饱私囊,底下的百姓倒是一点都没收到。

所以他不想直接拨银两下去。

可西南离朔京甚远,他就是有心想要整治一番,也不敢随意派个钦差深入其中。

至和帝居帝位多年,那些盘根错节的势力,他不动,可不代表他不了解。若是想要彻底整治好西南那一片,其中连带拔起的许多人,要有足够的证据才行。

至和帝为着这个事,已经愁了许多天了。

宁宛有时会到修明殿内,为皇爷爷磨墨,又有时会看皇爷爷和姜老儿下棋。她也发现,皇爷爷已经许久未曾开心笑过了。他始终皱着眉头,似在思考什么问题。

宁宛不过是因为得了皇爷爷的青眼,能够在修明殿学习一二,若论国家大事上,她自问无能也不能置喙,所以她虽心内着急,却也想不出什么办法来。

只有时不时去找如意公主,两人炖了滋补的汤来,劝圣上多注意身体罢了。

西南宁宛未曾去过,可她从前在褚州时见过那些穷得已揭不开锅的贫民们。她有心想要帮助他们,却不知该如何去做。

燕凌远他们最近也很忙。西南的事情传到了朔京,颇有些人心惶惶的意味在其中。须知人为了食粮、钱财,可是什么都做得出来的。朔京城的百姓虽也不是全都大富大贵,可是比难民总归好出许多。

若是那些从西南逃难而来的人进了城,还不知会闹出多大的乱子。

而人们所担心的,往往就总会突如其来地发生。

五月初四,正是端阳节前夕,朔京城内突然之间传出了一件事。

城西一家成衣铺子的老板的女儿,于傍晚回家时,被几个外省流窜来的逃难之人抢夺了钱财,奸污之后杀死在了一处偏僻的窄向内。

一时间,本就已有些满城风雨的朔京城,紧张的气氛愈浓。

知晓了此事的至和帝更是在早朝上直接发了怒,下令彻查。查倒是不难,那几个犯罪之人,不过几日就一一归了案,只是这种事情,一旦发生了一件,就足够令人害怕了。

宁宛最近几日都不曾出过门,可她这两天一直在想西南的事情,想得有些没有头绪,便想出门去瞧瞧。若能从那些西南来的人口中听出点什么来,自是最好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