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四十七章 黄廷晖的选择(2 / 2)


这人品都败光了吧!

黄廷晖郁闷至极。

似乎也感受到了黄廷晖的郁闷与不满,陈员外咳嗽了两声,他对黄廷晖开口道:“师生之谊本就是缘,只是黄贤侄与我同族那人的缘分不到。”

“黄贤侄满腹经纶,那人没收得黄贤侄做弟子,那是他的错过。”

陈员外赶紧安慰道,不过他这句话倒是没有瞎说,毕竟陈员外可是看过了黄廷晖的一笔好字。

再加上那副“上古大椿长不老,小山丛桂最宜秋”的对子,更是让陈员外认定了黄廷晖的才华。

当日那老秀才连夜跑路时,陈员外还好说歹说的劝了老秀才许久。

怎奈那老秀才心意已决,不为陈员外所动。

他还信誓旦旦的跟陈员外说道,这次自己去考那院试,定能考上举人,光宗耀祖。

临别之时,那老秀才还试图从陈员外的身上借来几两银子。

但被陈员外义正严辞的拒绝了。

这老秀才此时还欠着陈员外一屁股债呢,陈员外是个大善人不错。

但也不会这样去支持一个如此不靠谱之人。

之后的事情便是简单了,那老秀才带着自己的家人消失了,大概率是去县城了。

对此,陈员外也是觉得丢脸至极。

黄廷晖听完陈员外这句话,也是叹了一口气,他笑着说道:“陈员外不用宽慰我,当时见那老秀才之时,便能看到这老秀才吃了两大碗白米饭,还吃了一条鱼。”

“胃口出奇的好,怎么看也不像是什么重病之人。”

“不过是一份束脩罢了,便当是喂狗了。”黄廷晖倒也没有太过于在意。

那老秀才的行为是挺无耻的,但犯不着用别人的无耻来气自己。

黄廷晖还要好好过自己的日子呢,那老秀才说到底不过是一个无关紧要的人物。

听到黄廷晖这么一说,陈员外的脸色更是尴尬了一些。

他咳嗽了两声,继续对黄廷晖说道:“黄贤侄,我还有第三件事要与你说!”

陈员外调整了一下心绪,他看着黄廷晖的眼睛认真说道。

“陈员外尽管说吧,廷晖听着!”黄廷晖消化着陈员外带给自己的消息,他在考虑如果无法成为那老秀才的弟子的话,自己又该怎么办?

要知道华夏古代科举考试一向以管理严格、取法公正而著称。

为了杜绝“冒籍”等科举舞弊的事情发生,即便是童生考试也是需要秀才作为担保的。

根据律法规定,本籍廪生(即已中的秀才)可为参加考试的童生担保。

而童生之间也需要相互担保,其中五人为一结。

黄廷晖如果想走科举之路的话,拜入一个秀才门下是必须的。

否则连参加考试的资格都是没有的。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这个文教昌隆的时代,黄廷晖要过上好日子,科举或许是该试上一试的。

“黄贤侄,我的儿子与你年岁相仿,目前在省城中一家私塾中念书,他的老师是我大盛朝颇为有名的大儒。”

“我的小儿子目前缺一书童,若是黄贤侄愿意的话。”

“可以我儿子的书童身份,与我儿子一起在那大儒手下读书。”

“黄贤侄,你看如何?”陈员外看着黄廷晖开口说道。

他在等待着黄廷晖的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