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段四六 派系(2 / 2)

沈敬低头沉思了一会,又对张盈沉声说道:“不管新政在地方上是如何贯彻的,总之是大大减少了地主的地租收入,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地主因为土地无利可图转而经商……站在沈碧瑶那边的官员很多可都是商贾出身,在商界的影响力很大。”

一个姓氏的人太多了,沈敬虽然姓沈,但和沈碧瑶没有一点亲戚关系。

黄仁直听罢也沉下脸说道:“朝廷新浙党官员和沈家的关系盘根错节,这个……夫人确实要防着一点。”

两个老头自然把朝廷格局看得很清楚,所以随意之间就说到了势力上来。

目前的朝廷,的人以为是新党和三党并立党争,新党占有优势;但实际上三党早就没有能量了,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现在的势力其实可以分为两大派系,也就是张问的后宫两党:沈碧瑶和张盈。

沈派有沈家商业势力和新浙党;张派也就是倾向正室夫人张盈的一些人,如黄仁直、沈敬、朱燮元,还有西大营的老将都是站在张盈这边的人。

这两党不仅在庙堂上争势,在张府后院的女人堆里也分了阵营争宠,阵营分化可谓日趋成熟。

……新政是向拥有土地的地主收税,显然会影响地主的收入;而人是趋利的,当投资土地无利可图的时候,有家产的人想增值,就会更大可能地投资商业,这时就会和商行遍布全国的沈氏财阀有接触,这就会在无形中为沈派增势。

张盈听罢两个老头的分析后说道:“新政在去年就开始施行了,现在说为沈家增势也于事无补,不过眼下我们倒是有一个喜讯。”

二人看着张盈,等待她继续说下去。张盈便小声说道:“太后有喜了,如果生的是男孩……”

黄仁直和沈敬面面相觑……

“这……这……”黄仁直无奈地说道,“大人未称帝之前,此事是绝对不能公开的。这种事儿老夫等不便谏言,夫人应该提醒大人,尽快把太后送到西苑养身,以免消息走漏。”

“我知道了。”张盈不以为然地说道。

而黄沈两个谋士无言以对,按理一旦张问称帝,太后就是前朝的太后,不应该再搅和进新的势力中,可偏偏太后是张盈的妹妹。

这时张盈又说道:“对了,今天我到你们这里来,是为信王失踪案送点东西。”她一面说一面从袖子里摸出一个册子,放到书案上。

“都察院御史杨聪叛变了三党,把他们布置安排信王进京的事儿全部都交代了,就记在这册子上,我想对黄先生审案有用。”

“多谢夫人。”黄仁直说罢拿起册子浏览起来,他一面看一面说,“这么说来,所有的事都是他们策划好的?”

张盈道:“都是礼部侍郎周治学从上到下一手安排的,涉案官员都有分工,一个都脱不了干系。”

“如此老夫这案子就好办了。”黄仁直松了一口气,刚才他还在想要杀一个人作为首恶,一时不知道拿谁开刀,现在马上有了人选。

……

五月初,黄仁直奉旨主持三司法开审“信王失踪案”,人证物证俱全,涉案官员二十余人,礼部侍郎周治学被判斩刑,其他官员或被流放,或被罢免,一时朝中三党的势力更微。

审案过程卷宗被刻印之后,通过官报的形式下达朝野,影响极大。由于案情清晰,信王失踪和三党有直接关系,一时舆情导向,三党为信王的事儿顶了很大一部分罪名。

本来张问一党就会不惜冒天下谴责去谋害信王,现在一番搅和,信王没有当上皇帝不能全怪张问一党了……人们悄悄谈起这件事时,多半认为是党争的结果,新党和三党,两边都不是好鸟。

这个结果让张问十分满意,因为从提出计谋到造成影响,都是黄仁直一手操办的,黄仁直立刻又被记了一个头功。不出一个月,他便升了一级,擢升为礼部侍郎,同时兼领“参议西官厅事”。

由于礼部仍然没有尚书,所以左侍郎最大,黄仁直这个侍郎实际上相当于部堂的权力。

一个秀才功名的人做到部堂级别,有明以来实在罕见,黄仁直老脸生光,光宗耀祖了一把。在他的湖广老家,上到布政使,下到知县,对黄仁直的族人都是恭敬有加。也有不少亲朋好友沾亲带故的人因为黄仁直的关系谋得了好生计。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做部堂大员的好处实在难以胜数……黄仁直还在内城买了一所大宅子,真正做起了大老爷。黄仁直的老朋友沈敬见到他也是艳羡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