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三百八十四章 总统任期什么的(1 / 2)

第三百八十四章 总统任期什么的

《西元一九一八年英国财政收入报告:当年英国政府财政收入为八亿八千九百万英镑,折合银元九十三亿三千四百五十万元…》

《西元一九二一年美国财政收入报告:当年美国政府财政收入为五十五亿七千一百万美元,约等于十一亿五千万英镑,折合银元一百二十亿零六十万元…》

而国社政府在21年时的财政收入,也不过是二十六亿银元,折合一下就是两亿四千万英镑。就算算上中东三块油田的石油收入,差不多也就是三亿五六千万英镑的样子。

也是没有办法,虽然现在的中国和过去的中国已经是不可同日而语,但是中国和英美的差距毕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追赶上的,何况距离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现在也只不过是过了不到八年的时间而已。

八年,对于一个人来说或许不算短,但是对于一个国家来说…

君不见,后世的天朝改革开放用了三十年的时间,gdp也才追到了世界第二的位置?

虽然前清在1911年时的差距,不像后世天朝和各国的差距那么大,但是崛起的路上依然是困难重重,毕竟国社政府接手的中国,不像后世的天朝一样有着完整而全面的工业基础,所有的一切都需要国社政府自行建立。

当然,也不是没有特例的。

譬如说美国这么一个特例,在19oo年时的美国,全年的财政收入其实也只有五亿八千八百万美元,换算成英镑也只有一亿多英镑而已。

不过就算这样也比满清强了许多,因为同一时期的满清政府全年财政收入仅有不到一亿四千万元,而同时期的美国政府却已经有了差不多十三亿银元的年财政收入。

不过话也说回来。一直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美国的财政收入似乎也只是增长到了七亿两千五百万美元而已。这四十年间的增长似乎并没有什么飞跃似的展。

一直到了1917年美国正式参战。这个收入才增长到了十一亿美元,18年增长到了三十六亿,19年增长到五十一亿,2o年增长到六十六亿。一直到21年才重新回落到五十五亿…

由此可见,美国的兴起完全依赖着第一次世界大战。

其实中国也是一样。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和美国一样不断出售着军火和其他商品,也包括着协约国缺少的稀缺物资。

只是有一点中国却和美国不同。那就是工业基础…

的确。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中国的工业实力已经仅次于美国、德等国,但是不要忘了在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的时候,中国的钢铁产量只有区区几十万吨,而美国呢?

早在19o1年的时候,美国的钢铁产量就已经达到了一千三百多万吨。相当于英、德、法、俄、日五国的总和。

而到了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时,更是达到了近两千四百万吨的程度(1913年为三千一百八十万。可见战争的爆也对美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当然,其他国家也是如此,不过受到影响最大的还是美国,毕竟美国直接跌掉了近一千万吨,不过到15年就恢复到三千二百万,到了16年则直接跃升到了四千三百万。)

虽说因为大力展工业的关系,中国在工业上的进展很快,但是在达到法国或俄国的程度时,战争却已经进行了一半了,等达到英国的程度时战争却已经临近结束。何况当时的工业产出还有相当大一部分要供应国内,别的不提,当时中国的造舰潮可是相当疯狂的。

所以虽然中国在正常欧战中赚取了不少的好处,但是却始终不如美国多。

而且为了展工商业,政府成立后不但取消了厘金,也宣布了许多免税政策以帮助国内的轻重工业展。如汽车和造船业等,现在依然享受着5年免税的政策…

也因此,欧战中的好处中国的确得了不少,只不过政府却没有捞到太多…

――――――――――

“至少需要二十年的时间啊…”

摇了摇头,严光看向了另一份关于油田的文件。

这份文件是能源部刚刚准备出来的一份关于扩大油田生产的草案,根据这项草案,在未来的十年里中东三块油田的产量还将会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未来越英美的希望,至少有一半要寄托在油田身上啊…”

虽说如此,严光到也不怕英美。

去年美国的财政收入为五十一亿美元,的确是中国所不能企及的一个数字,但是随着欧战的结束,美国也就无法在像战时那样大卖军火,因此今年虽然刚过去不两个月,但是军情局已经推算今年美国的财政收入至多只能达到四十亿美元,来年的话说不定还会掉两亿。

(历史上21年美国财政收入为五十一亿美元,22年为四十亿美元,23年为三十八亿美元,之后一直在这个数字上起伏不定,在然后,就是金融危机了…)

四十亿美元的话,虽然对比中国依然是个难以跨越的数字,但总比原来的五十多亿要强的多了。

至于英国?

1918年的财政收入为八亿八千九百万英镑,这个绝对不是弄虚作假。

然而1913年时英国的财政收入是多少?仅仅只有一亿九千八百万英镑。虽然这个二十亿银元的数字依然不是满清政府或北洋政府所能比拟的,但是在短短5年的时间里,由一亿九千八百万跃升到八亿八千九百万这么一个相差四倍的数字,没有一点非常手段是不可能的。

这个非常手段自然就是增加税收来源,在整个战争期间,为了能够负担整场战争的运行费用,英国政府开始执行越来越重的直接税和间接税。

这么做的直接结果导致在战争期间。有许多的家庭破产,虽然用民不聊生来形容会有些夸张。但至少在这一时期英国人和法国人绝对不舒服就是了。

这也是为什么在战争结束后。英国人的反战情绪会这么高的原因。

要知道在1913年的时候英国政府的财政收入是一亿九千八百万,财政支出为一亿九千七百万,在这一时期英国政府还是能保证收支平衡的。

可是等到了1915年的时候,英国政府的财政收入仅提高到了三亿三千七百万。可是支出却已经达到了十五亿五千九百万英镑…

这还不算,等到16年的时候。英国政府的财政支出就已经达到了二十一亿九千八百万,到了17年为二十六亿九千六百万,到了18年为二十五亿七千九百万…

一直到了1919年。这一数字才降低到了十六亿六千六百万…

18年英国政府的财政收入为八亿八千九百万。而财政支出却达到了二十五亿七千九百万。要知道,这可不是银元,而是英镑。

是1o.5:1的英镑。

换句话说,单单只是在1918年,英国人就支出了两百七十亿银元…

这也是为什么战争开始前,美国尚欠英国四亿多英镑。而在战争结束后,英国却反倒欠了美国八亿多英镑的原因。

这也就是英国。在全世界掠夺多年才能支撑的了整场战争,如果是换了其他国家,哪怕是美国恐怕也维持不了这场持续了四年多的世界大战。

毕竟英国人不单是战争的主力,同时也在维持着其他国家的财政。

如俄国政府,在战争中就欠了英国人七亿多英镑的债务,只是后来俄国十月革命,新上台的苏俄政府不承认欠下英国的债务,使得英国人血本无归…

对法国和意大利,英国人也都是如此,甚至就是对中国,每年也是有着两千万英镑的无息贷款…

“英国人,纸老虎…”

如果再次进行一场大战的话,英国的经济恐怕都要整个崩溃,这也是严光有恃无恐的原因。

不过就算如此,中国想要追上英法依然需要至少二十年的时间…

“二十年的时间吗…”

听着宋鼎寒等人的探讨和争辩,严光摇了摇头。

这个时候他想起的不是别的,而是1929年的世界金融危机。

暂且不提这场金融危机到时候究竟会不会爆,最关键的是,中国在这场金融危机里很难独善其身啊…

虽然中国奉行的是国家社会主义,但是毕竟不像苏联一样与世隔绝,和英国等国的联系相当广泛,如果在欧美国家爆金融危机的话,中国是很难独善其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