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8章(1 / 2)





  可是朝鲜它不能够这样——因为它是属国啊╮(╯_╰)╭

  宗主国的宫廷雅乐,它没有这个资格改成流行乐去演奏啊。

  虽然剽窃是爱,但在绝对的实力差距面前,借它十个狗胆儿,它也不敢剽窃啊!

  非要去演奏那他们就是逾越了礼制,宗主国大人也许不会在文化输出这种小问题上跟它计较,但认为被冒犯而不开心是必然的——不太开心的后果就是技术输出壁垒和贸易保护壁垒等问题。

  一直靠着宗主国才得以雄踞世界的朝鲜属国,没了中国扶持,它分分钟被英国糊一脸了。

  所以它不敢冒这个风险,更不敢像前世那样把电视剧作品改成帝国、皇后这些称谓来贴金思密达了,那简直是天方夜谭。

  于是他们只能在其他方面丰富音乐形式……嗯比如108美男天团==。

  .

  朝贡国的报到持续三天,其实基本上第二天上午大家就全部到齐了。

  而皇家梨园歌舞剧院,在所有艺术团到齐后,也即将开始全球艺术高峰论坛的开幕式。

  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历史最悠久的歌舞剧院,其前身可以追溯到一千三百年前的唐代。它也代表着世界上高雅艺术的巅峰——那是无数国际艺人终生的梦想,以踏上皇家梨园歌舞剧院,作为他们的终生成就。

  一百二十多个朝贡国艺术交流团的演出日程被安排了下来,每天同时上演3-4个团体,一百个左右的节目演出,分三个大型演出大厅。

  .

  袁丽羽站在化妆镜前,她旁边的两个女明星已经在你来我往唇枪舌剑好一会儿了。因为人太多,很多朝贡国的明星大咖,都得跟一些宗主国不知名的小艺人挤在一个化妆间里。

  这两个女孩都金发碧眼,正是前段时间进军五陵电影界崭露头角的女星,听说分别来自法兰西和不列颠,在她们国内,也算是头号花旦了。她们的相貌因为符合中华人审美,鹅蛋脸婉约而不过分深邃,因此才能在五陵有一线立足之地。

  她们说着英文,好在袁丽羽选修属国语时,选过这门课,至少能听得出她们是在冷嘲热讽对方。

  这样的情况挺常见的,因为能够来华朝贡的艺术团,就那么些名额,分给演艺圈明星的就很少了,少不得一番撕逼大战。

  吵到最后,两个女明星竟然比拼起谁的国家更有地位,不列颠是觐次序列国,法兰西只是准觐次,于是英国女明星略胜一筹,得意得好像自己的咖位比对方高似的。

  袁丽羽在等着化妆师叫号,听着那两个大牌女星满口bitch,不自觉摆起了宗主国艺人的谱,生平破天荒地耍了一次大牌:“你们安静一会儿行不行?来了金陵朝贡,不要把自己国内的坏规矩带过来。这里可是中国!”不是你们那些鸡零狗碎的国家!

  虽然她名不见经传,但毕竟是宗主国的艺人,那两个女星听了,也只有偃旗息鼓的份儿。袁丽羽见状,心里莫名地感到得意。

  国家强大就是这点好处,生来就比别人高贵一等。哪怕她在赵佑媛李惠那些人面前低声下气,在这些外国艺人面前,照样可以昂起头颅。

  .

  因为化妆的人太多,袁丽羽尽管从早晨五点就等在这里,却依然没有轮到自己。她走出化妆室,在演奏厅后台随意走动着。

  走廊上人来人往,有人抬着乐器进了一旁的更衣间,两个人守在更衣间前,箜篌编钟等等抬进抬出。

  其中有人抬了一架紫檀木的秦筝,和门口的人打招呼。

  “一会儿调音师还要来校音,我们就先走啦。”

  .

  袁丽羽心中一动。

  她想起来前段时间听说的,赵佑媛和帝室里另外一位宗姬因为开幕仪式的表演名额而发生了争执,最后肯定是各种权衡,这个机会给了另外那位宗姬。

  袁丽羽当时听了也挺有感触的,她在外面被赵佑媛压得不要不要的,结果好不容易走到高处,能隐约够着这个圈子的一点点边了,这才发现,赵佑媛在宗室里,也不过就是被摆来摆去的,照样有人能压得了她。

  不过,袁丽羽可没有弃暗投明的打算,她的眼界已经比从前开阔得多,该抱的大腿就一定要抱紧——这也是童瑾教她的。

  工作人员按着往日梨园歌舞剧院的惯例,把所有乐器集中放在一间房间里,便于表演时搬运取拿。乐器放好后,过一会儿,调音师们会进来,根据乐曲和谱册,给不同的乐器最后一次调音。

  正巧有点忙不过来,门口一个守着值班的人见袁丽羽在等化妆,就招呼道:“能麻烦你帮个忙吗,那些谱册给里面的调音师送进去一下。”

  在这样神圣的地方,袁丽羽什么冷艳高贵的谱都不敢摆出来,连忙搭手帮忙把册子拿进去。她往上瞄了一眼,第一个节目,亦是大朝贡的开幕式演出,是协奏大曲《周礼·大司乐·大武》。

  大概由于是大朝贡的开幕式曲目,又是宗主国皇室演奏,因此,在选曲上,赵佑婕十分谨慎,选择了华夏正声,而非观众们耳熟能详的名曲,肯定也是考虑到了礼乐典范。

  .

  袁丽羽感觉自己又学习到了——果真不愧是皇家的人,开幕式演出都如此眼光精到。

  之所以她会有这个感触,是有历史原因的。

  商周时期,礼乐制度已经趋于成熟,结果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宗法体系的破坏,都一下子给开沟里去了。

  很多诸侯会演奏只有天子才能听的宫廷雅乐,以及把一些其他乐曲用于宫廷演奏,像季氏还搞了个八佾舞于庭,把孔子气得哇哇大叫。

  所以从春秋战国起,那时的音乐就被一些圣贤痛斥为礼崩乐坏。

  对此统治阶级表示无所谓╮(╯_╰)╭,反正崩不崩坏不坏的,我政权稳定就行了,管你那么多啊。

  及至大宋开国后,文化持续繁荣,但和北方战事频频,最要命的是——为了政权合法性,大家竟然纷纷说自己是正统!(脸皮去哪儿了

  妈蛋!正统不是你想当,想当就能当啊!

  为了政权合法性,就必须祭出自己是华夏正统的理由。为此我大宋也是拼了——

  在没有黄帝铸鼎、始皇玉玺的情况下,怎么样才能体现华夏正统呢?

  聪明的大臣们想到了一个办法——复原礼乐!

  礼乐是核心性的存在,任何王朝开国,伴随着祭天封禅,肯定要做的另外一件重要形式,就是——定黄钟律啊。

  这是雷打不动的制度,就跟现在的国家必须得有个国歌国旗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