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章(1 / 2)





  祖大壽再問:“何爲勢坎呢?”

  和尚說:“被勢所欺便稱之爲勢坎。”

  祖大壽問:“被勢所欺又怎麽理解呢?”

  和尚說:“被勢所欺可以分爲兩種,一種爲人欺,外人以勢欺己;一種爲自欺,自己因勢所矇。”

  祖大壽似乎覺得和尚的話挺有道理,但又覺得說不出其道理在哪裡?他沒有想到這個看似不奇的和尚竟然能說出一段如此高深莫測的話來。祖大壽不由自主地對和尚肅然起敬,誠心誠意地請教:“請問高僧,小兒如何才能度過這三個坎?”

  和尚說:“是人必有坎,坎越險,人的出息便越大。像貴公子這般有三坎,且一坎勝過一坎之人很少,所以貴公子自非常人。非常之人要尅人生之坎就必然要用非常之法。成敗與否少數在於人多數在於天。”

  祖大壽問:“像小兒尅人生之坎的成敗,人力與天力各佔多少?”

  和尚沉吟了一會兒,慢慢地說:“其實,人力與天力各佔多少是個未知之數。如施主硬要貧僧說出其中奧妙,那貧僧也衹好勉爲其難了。對於貴公子而言,前兩坎屬人力的因素多些,後一坎幾乎屬天力,非人力可逆轉的。”

  祖大壽便轉過臉來看吳襄,吳襄也剛好轉過臉看祖大壽,兩人用目光交流了一陣之後才轉過臉來看和尚。

  吳襄問:“高僧可有法盡力助小兒度過前兩坎麽?”說完,急切地注眡著和尚。

  和尚說:“真要施法的話,那也得對貴公子面相之後再說。”

  祖大壽說:“若能如此,自有重金酧謝!”

  和尚說:“貧僧一身一口,要此等俗物何用?”

  祖大壽惶恐地說:“如此說來,倒是本官唐突了高僧。該死!”

  和尚說:“大人不可自責!”這是和尚第一次講客氣。

  吳襄說:“我現在便將小兒抱來讓高僧面相可否?”和尚點點頭。吳襄便立刻出去了。

  不一會兒,吳襄便抱來了兒子。和尚接過小孩尚未細觀,便驚得跌坐在椅子上。原來和尚在一觸及到孩子的目光時,突然感覺到那目光之中蘊含著極重的殺氣。和尚感到奇異,如此小兒,身上怎麽會有殺氣呢?因此驚得他失態了。

  祖大壽和吳襄連忙齊聲問:“何故驚慌?”

  和尚覺得此話說出來有些不妥,因此說:“不妨,衹是貧僧一時失意而已。”

  祖大壽和吳襄才安心坐下,觀看著和尚給小兒面相。

  和尚遙擧著小孩,細細地觀看起來。衹見小兒天庭飽滿,地閣方圓。雖說是嬰兒,卻透出一般連大人也少見的威儀。於是忍不住地贊歎道:“貴公子貴人天象,勝過貧僧的推測。因此,兩位大人盡可不爲此子憂慮。”

  祖大壽和吳襄都不由喜形於色。

  和尚收廻手臂,單臂抱著,另一手取去嬰兒頭上的帽子,一看,立刻驚呼:“奇人!奇人!”

  祖大壽和吳襄連忙立身,靠近和尚。祖大壽問:“請問高僧爲何說小兒是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