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闲时光





  家里汤圆, 在经过了煎煮炒炸, 有馅没馅的,各样轮着吃了一遍后, 总算把汤圆吃光了。而柳玉琴的教学成果,也还算不错。弟子规的总序, 她总算教完了。教完的意思是,会读会背,了解了个大概的表面意思,但是还有好几个难写的字大家都没有写会呢。

  柳吉柳祥和吴小满毕竟年纪小,没写会也没觉得有什么, 一点儿也没放在心上, 反正会背了,柳玉琴就已经大大的表扬他们了。而赵成就不同了,他心里非常着急,自己也时常在别人玩的时候, 独自在练习。

  柳玉琴其实也不太在意他们不会写,这么难写的字, 不会不是很正常吗。而且说实话, 这些话的意思,也不应该强求他们现在就懂嘛, 所以她都讲得很浅显,尽量会最直白的话, 告诉他们那几句话的意思, 至于不能理解的地方, 就略过去了。

  见赵成这个样子,柳玉琴还安慰道:“你别着急,不会写,慢慢来。这些字本来就很难写。你才学也没几天啊。”

  赵成却一点儿也没有因为她的话而轻口气,反而着急地说:“我比他们都大这么多呢。”

  柳玉琴摇摇头,好笑地说:“可是,你也一样才开始学啊。凡事不能太着急,慢慢来。”一个刚接触学习的人,年纪大的并不一定就占便宜,反倒小孩子记忆力还更好些呢。

  赵成哪里能听得进去她这个话啊,转头又自己埋头苦练起来了,柳玉琴也没好意思再说他,心里却感叹道:“我象他这样大时,读书可没这么自觉,那时候做个作业都要被父母追着问呢。”

  其实当时她的同学们也和她一样,极少有能自觉主动去学习的,大家都很贪玩。十岁的年纪,还正是爱玩,没自制力的时间。而且现代孩子都早早就上学,人人都要上学,也没有人觉得上学是什么特别不同的事情。但赵成却不同了,这年头,能读上书的孩子少之又少。显然赵成就是那个十分珍惜有这个机会的孩子。证明他很懂事也早熟。在这一点,柳玉琴还是蛮感叹的。

  一想到,以前她读书时条件有多好,现在想读书也没条件,她就有些可惜自己以前读的太少了。不然,她现在也不至于不知道该怎样教几个孩子了。还得求助陈三和叶子,这两个比她上一世也小很多的孩子。

  不过她再一想,自己教的那几个最简单的字,大家都学会了,心里又觉得有些得意。显然大家更爱学她讲的这些字,而且接受得也快。

  这让她觉得还是现代教材更加有用。古代人教学不科学,一上来就这么难的,小孩子哪里好学。同时也让她明白了,古代人为了读书真的下了很大的功夫,一上来就搞这么难的,不用功能学会吗?她真的很佩服古代小孩子,小小年纪就写毛笔字,还得写得整整齐齐,字也就那么大点儿。

  现代的笔可比毛笔好用多了,用毛笔她真写不出那些所谓的蝇头小字,要是用铅笔就没问题了。

  说来好笑,弟子规的好多内容她都是后来才知道的,小孩子们这个年纪就能全部懂她才不相信呢。而且对她来说,弟子规上面的有些观念,她自己还不喜欢呢。要不是古代人都得学这个,她真恨不得直接把那些她认为不对的理念都抛弃掉。不过,暂时她没考虑这个问题,这些都还太远。

  接下来,她还打算教大家算术,计算是很重要的,最基本的一百以内的加减法得先教会他们。这就是现代小学一二级学生必学的内容。学会了这个,出去买个东西什么的,算帐就很快了。起码她自己在这方面就占了很大的便宜,每次买或者卖东西,算帐都格外快,也不用怕别人会因为她是小孩子,故意算错帐骗她。总之,她觉得数学还是蛮实用的。

  这么一样,她觉得自己的任务就很重了,得要先给自己列点教材出来啊。

  所以,接下来,她让孩子们自己练习和玩乐,开始安心编教材了。

  而此时,大棚里的菜也都长出了两片小嫩叶。

  虽然天气冷,大棚里的菜,还没受到什么影响。众人都十分高兴,柳玉琴也很兴奋,实在没想到自己也没花多大的精力,就把菜弄出来了。看来,今年还真能小赚一笔了。这个好消息,就是不能马上告诉陈三,让她觉得有点遗憾。不过再想想,等菜长得差不多了,他们再来也更好。

  “只要不下大雨雪,都不怕了。”

  她就怕下大雨,草席子全部打湿,结冰起不到保暖的作用。要是把这些菜苗子给冻死了,就完蛋了。

  “不怕的,等打湿了,我们就换干的。我们时时都看着呢。”吴大有说。

  他们天天在家里编草席子,准备了不少存货呢。天气冷了,又不能出来挖地,他们又都是闲不住的人,再加上柳玉琴对他们又好,各样吃食也都分给了他们不少,又教孩子们读书识字。家里生活好了,大家心情也好了,干起活来越发卖力。

  “你们这几天准备了很多草席子吗?”柳玉琴问。

  “是啊,足够用的呢。你就不用担心了。”赵氏笑道。他们这几日就没停过手专门在编草席子,就是怕要用了又不够。反正天气冷了,又不用下地干活,挖地的活儿也干不了,三个大人有的是时间编草席子。为此,他们还把瞎公家的一些干草都搬了过来呢。

  “太好了,要是再冷点,就把上面打湿的全部揭下来换新的干草席子。”柳玉琴高兴地吩咐道。只要有足够的保暖草席子,大棚受到的影响就会小很多。

  “行,天气太冷,你也不用天天过来看了,我们会看着的,有什么事立马就去告诉你。”赵奶奶也说。

  虽然过来不算远,但路面也不好走,而且这种天气谁不愿意呆在家里暖暖和和的啊。而且她还要教小孩子们读书呢,大家都宁愿柳玉琴有空歇歇也好,毕竟她也只是个孩子,可不能把她累坏了。

  “好的。那你们就多看着点。”柳玉琴同意了,反正种菜的事情,大家都是熟手,比她还更有经验呢。不用她操心,她也乐得轻松一点。一年忙到头,她也愿意多歇歇。

  如此,白天除了教教学,柳玉琴的生活倒是过得蛮轻松的。人一轻闲下来,精神就格外好了,晚上居然也不象往常一样,天一黑就打哈欠要睡觉了。柳玉琴这才有空把陈三送来的书拿出来,挑出一本诗集来打发时间。

  这本诗集是叶子的,上面还有他看过后的注解,叶子的字写得非常漂亮,而且见解也高,柳玉琴看诗倒不觉得有什么,反倒是叶子的这些字让她觉得更加有趣。她得承认,叶子在诗词方面的见解比自己更高,文学方面的见解也更高。反正她记得的诗词,除了从小学到大学背过的之外,就是频繁出现在各种场和非常出名的那些了,其他的,能知道的就非常少了。而且谈到做诗,她也做不出来,连韵脚都搞不惦呢,就大概知道个平仄。

  这会儿,要是有人让她做一首诗,她估计只有哭了。她这个就没什么文艺细胞,也不是文艺青年,平时也极少看这些诗词歌赋,有这个闲情还不如看两本奇幻灵异,悬疑推理的小说呢。所以,拿着诗集她也就看了一会儿,就昏昏欲睡了,临睡前还在想,不知道陈三和叶子平时看不看小说,也不知道他们闲时是如何打发时光的?

  而陈三和叶子这几天,却被夫子逮住,安排了一通功课,还说:“一年也快过完了,总得有点交待。”确实这一年来,叶子因为身体的原因,就没正经上过什么谭,陈三当然就是能不上就不上了。可是夫子毕竟是皇帝正儿八经指派给叶子的,要是一点儿东西都没教,也是不行的。就算皇帝现在不管叶子了,这面子工程总得糊糊吧。

  叶子和陈三也被夫子说的不好意思了,乖乖地接下了作业。

  所以,两人这些天也正在埋头苦学呢,不过叶子本来就十分聪明,现在又用了十分的功夫,夫子布置的学业,就完成得十分好了,夫子见状也会时不时地再考考他,再讲点新的功课。陈三跟着一边,不学也得学,学不好的还得再私下里下功夫,不然会被夫子责骂的。陈立秋在这方面也不会由着他胡闹,毕竟他是兼任了监督的身份的,做为陈家人,他很清楚,陈三必需要有点真本领,不然以后如何立足。

  于是,陈三的日子可就苦了,天天被迫着作文章,写大字,日子比正经上学的学子都要苦逼,还不敢抱怨,谁让夫子就教两个学生,有的是精力对服他们呢。偶尔他也只敢想想,几时再找个借口跑到柳家云松快松快。真的只是想啊,天气这么不好,山路上现在都结了冰,哪个敢让他随便往外跑啊。就是专业采买的下人,都极少出门了。反正天气冷,家里备的存货也多。再加上山庄里本来就还有几块菜园子,吃的喝的足够了。

  如此一来,两人的学业倒是有了很大的长进。

  ※※※※※※※※※※※※※※※※※※※※

  哈哈,没想到今天有二更吧,表扬一下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