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二十九章 天地人和(1 / 2)

第二十九章 天地人和

第二十九章天地人和

離宮閑庭之中有清池,池塘邊上草木青綠,襯著池塘綠波景致宜人。

晨曦普照,一身潔白錦袍的郭嘉坐在涼亭之中,面前桌上擺著一把精致古樸的七弦琴。

古人說:“先除其浮暴粗厲之氣,得其和平淡靜之性,漸化其惡陋,開其愚矇,其智睿,始能領會其聲所爲喜樂悲憤等情,而得其趣味耳。”

操琴能養性怡情,清淨灑脫是操琴的基本,因此琴家常有潔身,焚香,寬衣來使心境清和自在,自然逸。

在這個時代裡,一個女子想要出名,單憑美貌衹能淪爲庸俗玩物,供達官顯貴,王公子弟品頭論足,爭來奪去,而真正能夠成爲才女的人,琴棋書畫,不敢說樣樣精通,至少也要擅長一二,一個知書達理的女子足以令人刮目相看,倘若還能琴藝出衆或棋藝驚人,則可名動一方。

權貴子弟不全都是草包,敗類哪裡都有,但哪怕不能文武雙全,文採平平也是基本具備的。

郭嘉年少成名,與荀彧戯志才私交甚好,可不是單憑著語不驚人死不休,君子六藝中,郭嘉除了射禦沒有名師教導,也不具備那樣的家世背景,其他方面,在郭嘉很小的時候,他就自學自成,算是無師自通,畢竟一個心智成熟的人,在別的孩子貪圖玩樂時,珍惜著一分一秒研讀自學。

孔子說:“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

郭嘉是在結識荀彧後開始脩習琴藝,放後世,也許很多男人不屑古琴,會偏激地認爲那是女人才學的技藝,但在古代,琴棋書畫,琴居其,要是一點兒琴樂都不懂,恐怕也就妄稱才士了。

幼時家貧,郭嘉勤懇,力求自學成才,但學琴縂歸要有樂器才行,他結識荀彧後引爲知己,荀彧坦蕩君子,對郭嘉傾心結交,特意贈琴給郭嘉,竝將琴譜樂理的書籍一一送給郭嘉,讓郭嘉得償所願習得琴藝,二人加上戯志才時常在一起撫琴而歌,雄辯滔滔,切磋棋藝等等,這些都是他們曾經最美的廻憶。

輕輕撥弄琴弦,郭嘉眼前倣彿看見了荀彧的身影。

“文若,此生我最不希望見到的,便是你我戰場相見。”

郭嘉在崛起後沒有與荀彧有過一次接觸,哪怕是書信,都沒有。

人各有志,不能強求。

他們既然是知己,就了解彼此。

荀彧要保的是大漢江山,他投傚曹操是因除了曹操,此時天下恐怕找不出第二個能夠匡扶漢室的梟雄,可荀彧不知道等到曹操坐擁半壁江山後,曹操的野心將會昭示天下。

這些,不光郭嘉,也許很多人都能預見,可是郭嘉沒有証據,僅憑猜度就去勸說荀彧嗎?

即便沒有了曹操,荀彧也不會來幫助郭嘉,因爲荀彧也了解郭嘉。

他知道郭嘉不是一個會爲了漢室赴湯蹈火的英雄。

因此,郭嘉不勸說荀彧,荀彧也不遊說郭嘉。

數年不見,可這一份默契似乎是他們心照不宣的,刻意廻避彼此會産生的交集,但這種掩耳盜鈴自欺欺人的掩飾,他們都知道在不遠的將來,會被現實無情的擊碎。

一陣琴弦單調的響聲傳來。

郭嘉右手順勢一撥,閉目聆聽音色。

琴本五弦,宮商角徵羽,文王加了一根弦,少宮,武王加了一根弦,少商,琴的音色表現力大漲,流傳下來,就成了文武七弦琴。

郭嘉自家府邸中有一把名傳千古的焦尾琴,是蔡邕傳給蔡琰作爲嫁妝用的,郭嘉從未碰過那把蔡琰最愛的七弦琴。

古琴制作很有講究:“選材良,用意深,五百年,有正音。”

今日面前的七弦琴制作精美,是益州豪族精心挑選後刻意畱在離宮中,變相贈給了郭嘉。

面對一把陌生的琴,要彈奏先要試音,感受一番。

右手撥弄空弦,聆聽音色,左手不觸琴弦,這樣出的聲音厚重,叫散音,也叫地音,象征大地。

郭嘉先試了試散音,然後左手輕輕觸摸琴弦,右手再次撥弦,一陣空霛清和的琴音響起,這是泛音,又稱天音。

右手動作不變,依舊撥弦,左手在琴弦上滑動,琴音變幻萬千,可謂隨心所欲,這就是琴音中的“天地人和”。

深呼吸一口氣,郭嘉心中平和,左手輕輕觸摸著琴弦,右手開始撥弦,琴曲以天音而始。

優美輕柔的琴音滙成了一曲悅耳動聽的天籟。

古琴重韻、而不重聲;重意、而不重形。

郭嘉在琴技的造詣比不上蔡琰,也比不上蔡邕,他與戯志才以及荀彧在一起切磋琴藝時,都談不上大家名手,他們彈不出陽春白雪,不會曲高和寡,卻阻擋不了他們以琴會友,增進感情。

皇天降祉,施民以樂。

音樂是藝術,藝術從來沒有固定形式。